有人说,咖啡要少喝,尤其对于心脏病患者,理由是国人的体质其实并不适合喝咖啡,经常喝可能会对心脏不好,而心脏不好的人常喝咖啡,心脏病可能还会加重。但也有人说,咖啡对心脑血管其实是有良性影响的。也有大量研究证实,长期喝咖啡的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会降低。那么,喝咖啡到底对心脏是好还是坏?
【资料图】
近期,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一项关于咖啡的新研究提到,与从来不摄入咖啡因相比,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并未增加每日房性期前收缩(PAC)次数,但与每日室性期前收缩(PVC)增加有关。这项研究文章名为“Acute Effects of Coffee Consumption on Health among Ambulatory Adults”,中文译作“与避免摄入咖啡因相比,饮用含咖啡因咖啡并未增加每日房性期前收缩(PAC)次数,但与每日室性期前收缩(PVC)增加有关”。研究团队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为评估含咖啡因的咖啡对心脏异位搏动和心律失常、每日步数、睡眠分钟数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研究团队给100名参与者配备了可连续记录的心电图装置、腕式加速度计和连续血糖监测仪,以持续监测他们的心脏功能、每日步数、睡眠模式和血糖水平。这些参与者年龄大多分布在40岁以下,试验期间,参与者被要求下载用于收集地理位置数据的App,研究团队连续14天每天向他们发送短信,要求他们在特定的日子里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或避免摄入咖啡因。
研究结果表明,和从来不摄入咖啡因相比,摄入含咖啡因的咖啡并不会导致更多的额外心跳,也就是所谓的房性期前收缩。从医学上来解释,这些额外的跳动始于心脏的上腔室,属于常见情况,通常不会造成大问题,但房性期前收缩(PAC)已被证明可能带来房颤(AF)。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喝含咖啡因的咖啡与另一种心脏不规则跳动增加有关的轻微证据,即室性期前收缩(PVC)。室性期前收缩(PVC)也很常见,虽然通常不严重,但与较高的心力衰竭风险有关。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参与者在喝咖啡的日子里会出现更多的这种室性期前收缩(PVC),但仅限于那些每天喝两杯或两杯以上的人。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这些参与者在喝咖啡的日子里每天多走了大约1000步(中位数),睡眠时间少了36分钟,血糖水平则几乎没有变化。
对此,研究团队从参与者的唾液中提取并纯化DNA,对他们与咖啡因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那些携带了能让咖啡因更快分解的基因变异的人睡眠不足较少,而携带了让咖啡因代谢更慢的基因变异的人睡眠不足更多。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认为,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其实并未增加每日房性期前收缩(PAC)次数。论文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脏病学家 Gregory Marcus 表示,这种直接测量喝或不喝含咖啡因的咖啡对同一人群的生物学影响的研究很罕见,产生了大量新的数据。但他也提醒,喝咖啡的效果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也就是说,虽然该研究证实了喝咖啡对心脏无害, 到底喝还是不喝,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来源:国际科学)
《中国食品报》(2023年04月17日07版)
(责编:罗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