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永乐大钟是采用泥范法(中国的三大传统铸造工艺-泥范法、铁范法和失蜡法之一)铸造。
2、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内壁,上面涂上细泥,把写好经的宣纸反贴在细泥上,刻好阴字,加热烧成陶范,然后再一圈圈做好外范。
3、铸时,几十座熔炉同时开炉,炉火纯青,火焰冲天,金花飞溅,铜汁涌流,金属液沿泥作的槽注入陶范,一次铸成。
(资料图片)
4、经过反复研究和考证,科学工作者已经能清晰描述当年铸造大钟的方法和过程。
5、这是初创于两千多年前商周时代的陶范法。
6、到了明代能工巧匠手中早已成为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的工艺。
7、他们营造了一个壮观而宏大的场面:在地上挖出十米见方的深坑巨穴,先按设计好的大钟模型,分七节制出供铸造使用的外范,低温阴干,焙烧成陶。
8、再根据钟体不同断面的半径和厚度设计车刮板模,做出大钟的内范。
9、当七个陶制外圈依次对接如七级浮屠之状时,浑然一体的大钟外范便拼装成功了。
10、这是天衣无缝的操作,纤毫之隙,分厘之差便会引起“跑火”,招致全盘失败。
11、为了承受浇铸的压力并确保足够的强度,外范四周无疑是用泥土填满并层层夯实的。
12、钟钮旁边四处不易觉察的疤痕,泄露了四个浇铸口的准确位置。
13、我们看到了最典型的雨淋式浇铸法:几十座熔炉沿四条槽道排开,炉内大火流金、铜汁鼎沸;地坑里内外模范同时高温预热。
14、当蓄满炉膛的万斛金汤相率奔泻而出后,这口万钧大钟便一气呵成了。
15、回望此情此景,五百年前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分明已经透出了近代大工业的规模和气概。
16、大钟所含的其它微量金属锌、铝、铁、镁、金、银等虽然所用数量甚少,但冶炼这些金属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含量是一样的,如当时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炼锌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17、加入少量的锌,按当时已知的铜、锌比例溶在一起可产生黄铜的原理,估计是为了增加一些金黄色的光泽以求视觉上的效果,而加入少量的金、银则被认为是为了显示梵钟的珍贵。
18、冷却又是一道致命的工序。
19、坑内是一团没有熄灭的地火和流焰,必须控制冷却速度防止钟体炸裂。
20、世界著名的俄罗斯大钟就因冷却过程中的闪失出现裂纹,结果沦为一口哑钟。
21、而孕育永乐大钟的地坑此时是一个天然的自动冷却系统。
22、可以想象当年劳苦的工匠们付出了多少精心呵护,才能确保永乐大钟在平安降温中平安降生。
23、大钟铸好后,待到冬天,先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再沿路挖沟引水,泼水结冰,然后开始搬运;大钟在路上步步滑行几十里才至宫中。
24、再滑到冰土堆上,然后建钟楼,钟挂于楼顶,春天解冻后取土而钟悬。
25、大钟支架四臂八叉,钟纽分上下两节,中间用穿钉固定于横梁上,用木杵轻轻一撞,便发出震心惊魂的钟声。
26、永乐大钟是在德胜门内铸钟厂铸造的,铸好后存放在汉经厂(遗址在产今嵩祝寺一带)。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